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话题 > 全球视野

“军转民”缅甸能否去“妖魔化”

时间:2010-11-20 04:4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588次
 
                      ■中国是缅甸的第一大投资国,图为中方投资建设的中缅石油管道示意图
 
       中国是缅甸的第一大投资国,图为中方投资建设的中缅石油管道示意图
 
 
在一个被军人统治近半个世纪的缅甸,20年来的首次举行多党制大选,

  1117日公布的选举结果显示,政府总理领导的巩发党包揽了近八成议席。这是缅甸从军人政权向民选政府转型的一次重要选举。与此同时,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总书记昂山素季也结束15年的软禁期获释。落后、封闭、军政府......这个著名""佛教之国""一直被西方大国攻击和制裁,而如今,军转民的缅甸能否成功去妖魔化


  缅甸人还是有一定的宽松和自由度的。他们可以利用有限的机会通过卫星电视、网络等接收外界信息,在不是太公开的场合也可以发泄对政府的不满。

  ——缅甸问题专家 宋清润


  社会治安好鲜有偷盗抢劫

  117日,缅甸举行20年来首次大选。仰光中餐厅红姥姥食府老板谷峰形容这一天出奇地平静。他的餐厅门口就设有一个投票点,零散前来的选民查验证件、登记、投票……一切都井然有序,甚至见不到军警执勤。

  实际上,当提到对缅甸的印象时,大多数曾经在缅甸工作生活过的被访者最先想起的关键词都是安全、平静。而这也是2001年谷峰从北京来到仰光创业后决定扎下根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在这里十年基本没有听说过有抢劫、黑社会这样的情况,生意做得很踏实。

  2006年曾在缅甸国家游泳队担任总教练的王海滨回忆说:缅甸社会治安好,没有人打架,也没有背包党和飞车抢夺。他曾和一位缅甸青年谈到拦路抢劫,对方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曾作为志愿者在缅甸农业部门工作过的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马瑞峻记得,缅甸人出门很少带包,不管钱还是手机,就随手掖在笼基(缅甸男子一种传统服饰,类似于把一块布裹在腰间)的后腰上,不会有人去偷。曾多次赴缅考察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宋清润也提到,缅甸通货膨胀严重,缅币一花就是一大把,经常看到缅甸人把厚厚一沓子纸币夹在自行车后座上,完全不必担心招来劫匪。

  缅甸人乐天知命却被妖魔化

  王海滨说,缅甸人都比较乐天知命,性格淳朴、平和、善良、谦让。如果两辆车在一个狭窄胡同相遇,一定是都向后退。


  宋清润认为,外界通过西方媒体认识的其实是一个被妖魔化的缅甸。缅甸虽然经济落后,但因为自然资源丰富、大米产量多,人们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的,不会缺衣少穿,也不会出现饥寒交迫的情况。即使是最贫穷的地方,顶多也就是因为食物品种单一导致营养不良。在他看来,缅甸人尽管生活条件差,但普遍比较安逸闲散,生活节奏慢,幸福感也较高。即使穿着破旧的衣服坐着破烂的公交车出门,他们也总是高高兴兴的。


  至于军政府的统治,在宋清润看来也并非如西方媒体形容的那样让人喘不过气,甚至处于崩溃的边缘缅甸人还是有一定的宽松和自由度的。他们可以利用有限的机会通过卫星电视、网络等接收外界信息,在不是太公开的场合也可以发泄对政府的不满。


  不过从宋清润接触到的缅甸人来看,他们似乎对政府没有太多的抱怨。这与缅甸人的佛教信仰有很大关系。他们相信前生今世的轮回,因此对现世的反抗比较少,对社会不公的仇恨也比较少。很多缅甸人一个月只挣几十美元,照样把大部分钱用去烧香拜佛。

 

■缅甸仰光,一位小吃摊主在洪水尚未退尽的街道上摆摊。缅甸人安逸闲散,生活节奏慢

缅甸仰光,一位小吃摊主在洪水尚未退尽的街道上摆摊。缅甸人安逸闲散,生活节奏慢



  不过,并非所有的人都很满足“80的缅甸青年赵玉强就对记者抱怨缅甸近20年的通货膨胀: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有10缅币的零花钱已经很高兴了,现在我给我的孩子100缅币他都不稀罕要。

  军政府统治渗透社会生活


  尽管如此,长达几十年的军政府的统治还是给这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王海滨说,缅甸政府部委的一把手都是军人,所有重大决策都要通过一把手。

  在外国人眼中,缅甸军政府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而2005116日,缅甸用上千辆军车在一天之内将首都从仰光迁到内比都,更是令外界感到不可思议。在西方媒体描述中,内比都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不通手机,没有国际航班,不存在交通堵塞,也没有小贩挡道的首都

  2006年,马瑞峻来到随农业部搬迁到内比都的缅甸农业研究所工作,距离军政府非常近,我经常骑着自行车去看,军政府大楼很气派,有好几栋,周边有荷枪实弹的军人站岗。马瑞峻说,在缅甸的一些重要道路上都有军人把手的关卡查验证件,无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在查验范围之内。

 

■佛教信仰使得缅甸人更为乐天知命。图为一名军人在集市上从僧侣的宣传车旁经过■佛教信仰使得缅甸人更为乐天知命。图为一名军人在集市上从僧侣的宣传车旁经过

 



  在仰光工作的王海滨也有类似体会,我们游泳队训练时,周围也经常有持枪的军人巡逻。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后来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他还提到了一个细节,游泳队的队员们不管是平时训练还是比赛,每天早晨晨练之前都要面向国旗宣誓效忠祖国,很有军队作风。

  缅甸军队内部的等级观念非常强。曾在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做生意的黄汝山说,2008年缅甸制宪公投期间遭遇风灾,一个在投票点负责的军官很担心仰光家里的情况,就借我的手机给家里打电话,语气很急迫。可是当他紧接着给自己的上级领导打电话时,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从姿势到动作、神态都非常毕恭毕敬。这名军官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给王海滨留下了深刻印象。

  各民族分而治之交流融合少

  缅甸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民族国家。加上占全国人口65%的缅族,全国共有135个民族。缅甸全国共分七个省和七个邦。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英国在缅甸殖民统治时实施的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导致缅甸形成了基于部落或者种族群体的松散联盟。

  记者发现,凡是只在缅甸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生活过的人士都会称,自己并不了解真正的缅甸,缅族人的缅甸才是真正的缅甸。从中可见缅甸各少数民族地区自治程度。宋清润说,各民族之间交流融合少、隔阂深成为当代缅甸面临的最大问题。缅甸人比较缺乏统一国家的认同感。

  作为缅甸的傣族人,赵玉强对此深有体会,我出生在泰缅边境的一个小县城,那里穿泰国服饰过泰国节日就好像在泰国,长大后到中缅边境工作,这里说汉语用中国手机号码花人民币,又好像是在中国。如果到缅族地区,我们会说去缅甸,好像那里才是真正的缅甸。填表时的国籍一栏,赵玉强会在缅甸后面注明傣族很多缅甸少数民族都会这样填。


  赵玉强认为,少数民族在缅甸的政治生活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各大部委中90%以上都是缅族人,少数民族基本不可能做到较高职位。很多缅族青年高中毕业愿意就读军校然后进入政府工作,少数民族青年就不会选择这条道路。缅甸政府和军队是很讲关系的。


  缅甸军方和少数民族的冲突和恩怨百年来一直都没有化解,导致双方冲突不断,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创。20098月,缅甸政府军围剿中缅边境华人聚集的果敢特区,导致该地区的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相关人士也对记者强调,少数民族武装因为政治诉求得不到满足而与军政府对抗,与普通百姓并无关系。缅甸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百姓过着与世无争的农耕生活,极端的冲突只发生在极少数地区。

  青年传统观念强热衷出国留学

  现实中的缅甸是一个年龄结构非常年轻的国家,1525岁的年轻人占到缅甸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王海滨执教的缅甸游泳队中都是年轻队员,在他的印象中,与中国80后、90后的叛逆相比,缅甸队员对教练有一种天然的服从感,比较好管理。最让王海滨感动的是,缅甸年轻队员传统观念强,对师长非常敬重。

  当然,近些年来自西方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潜移默化地渗透进缅甸年轻人的生活中,仰光街头可以看到跳HIP-HOP劲舞的缅甸青年,也有贩卖盗版碟的小贩高声叫卖《越狱》等美剧。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轻人并没有强烈的政治诉求,他们被称为不同于军政府和反对派的第三种力量

  赵玉强对记者说,在缅甸的知识青年中,对出国留学的渴望非常强烈。他们最热衷的留学目的地是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等,其次才是中国。不过,近些年缅甸青年对汉语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

  对中国投资态度毁誉参半

  由于西方对缅甸的制裁和封锁,在缅甸投资或与缅甸合作的西方企业远不如中国企业多。记者在中国驻缅甸经商处网站上看到,缅甸规模比较大的中国企业就有上百家,遍及油气、矿产、水电、渔业、贸易、餐饮等各个行业。缅甸国家计划与经济发展部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731日,中国是缅甸的第一大投资国。

  缅甸百姓对与中国的合作毁誉参半。赵玉强告诉记者,身边大部分缅甸人还是很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不过当地的报纸上还是会有一些负面的声音,比如抱怨中国公司只来开采资源不思回报,建了很多水电站缅甸却总还是停电。一些朋友也曾经向他抱怨中国公司薪水不如西方公司高。

  宋清润则认为,类似报道和看法其实有失偏颇。中国投资其实为缅甸百姓带来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建设中的中缅石油管道,中方为了运输大型设备,就顺带着把沿线的道路桥梁都建起来了,还吸纳了成千上万的当地人就业。此外,一些中国大型国企在缅甸提供的薪金水平与西方公司相比也是有竞争力的。

  不期待大选短期内带来变化

  20年来的首次大选能否给缅甸这个贫穷落后的神秘国家带来发展的契机?接受记者采访的中缅人士普遍不期待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变化,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认为这次大选有利于缅甸向好的方向发展。

  学者宋清润认为,正在逐步进行民主转型的缅甸必然会更加欢迎外国投资。缅甸的逐步开放会给周边的东盟、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带来机遇,同时也会给本国百姓带来好处。

  实际上一些缅甸人已经感受到了逐渐开放市场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赵玉强说,就在大选之前,通过在通讯领域与中国合作,他所在地区的小灵通价格已经降到了50多万缅币(约合2000元人民币),尽管相对缅甸百姓的收入还是很昂贵,但起码正在朝他们的消费水平靠近。而他在2001年买的一部手机,竟然花了300多万缅币。在仰光开餐厅的谷峰说,缅甸的一些码头、港口、地产、国有工厂等正在进行私有化,新闻中这方面的报道很多。

  曾在缅甸果敢特区做生意的黄汝山看法比较悲观,即使通过开发资源、吸引外资挣到了钱,也是先会满足各级缅族政府官员的利益,普通老百姓不会沾到什么光,更不用说少数民族地区了

  军转民的渐进演化

  适合缅甸国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问题专家宋清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军人主导的渐进的政治民主化进程适合缅甸国情。这次大选有利于缅甸的民主转型。

 



  宋清润说,缅甸这次举行20年来首次真正的多党制大选,既是改善民生、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他介绍说,1948年独立之后,缅甸的政治现代化进程非常不顺。1948年到1962年之间,前总理吴努所领导的议会民主制是彻底失败的。十多年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少数民族武装叛乱风起云涌,国家一片混乱。

 

 



  1962年缅甸建立军政府后,体制的弊端也非常明显,从1990年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缅甸无民主为由,开始了对缅长期的政治施压和经济制裁,使缅甸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宋清润认为,上述历史都证明,议会民主制和军人执政都是不符合缅甸国情的。

  宋清润认为,西方一直对缅甸政府和政治发展抱有偏见,他们用西方的民主标准来要求缅甸这样一个贫穷落后、政治发展不太规范的国家,是不可行也是不现实的。缅甸当前最需要的是稳定,否则一切民主都是空中楼阁。尽管这次大选形式不太完美,也比较生涩,但经过1015年之后,缅甸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会有较大提升。他认为,柬埔寨和印尼可以作为缅甸的榜样。

  根据缅甸联邦大选委员会17日公布的大选最终结果,政府总理吴登盛领导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获得约77%的联邦议会和省邦议会议席。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军队支持的政党包揽近八成议席,可能会导致民选政府换汤不换药。宋清润不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新政府内肯定会包含一定的民选人士、知识分子和技术官僚,更专业化、更年轻、更透明,也更尊重百姓的意见。这些变化将逐渐给缅甸带来新面貌。

  昂山素季: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昂山素季是缅甸知名人士,现年65岁的昂山素季自19889月组建民盟以来一直担任总书记。她自19897月以来三次被当局指控违法而受到软禁。直到当地时间1113日下午5点,缅甸当局解除了对昂山素季的软禁。

  中国外交部网站介绍显示,昂山素季曾获克林顿授予的美国总统自由勋章。另据新华社报道,昂山素季同时也被加拿大授予荣誉公民称号。西方国家也多次因昂山素季问题加大对缅甸的经济制裁。

  在获释后的演讲中,被称为缅甸之花的昂山素季没有用尖刻词语直接批评政府,还是主打民族和解牌。

  一位缅甸青年对记者说,其实大部分缅甸人都没有强烈的政治诉求,不管谁执政,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一些。至于昂山素季的支持者,有些纯粹是出于对西方民主的向往,也有一些是出于这样的逻辑:释放了昂山素季,给她一定的政治地位,西方国家就会取消对缅甸的制裁,缅甸的经济才能发展,人民生活才能改善。

  学者宋清润认为,昂山素季代表的是西方的议会民主制,但她本身缺乏执政经验,政治主张也脱离缅甸现实。经过长达十几年的软禁之后,昂山素季的符号意义已经大于实际意义,她是作为西方眼中的缅甸民主象征而存在的。目前,昂山素季的势力根本不足以颠覆新政府。这次选举结果显示,政府总理领导的巩发党获得近八成议席,本身也表明昂山素季的影响力正在下降。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