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文化研究

毛主席为什么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时间:2021-12-04 04:50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1858次
知青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时期为新中国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起了共和国的大厦。这条路上,更有一代知青人的奋斗业绩。

 

 

毛主席为什么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那是一段无论何时都不该被忘却的岁月。

       53年前,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毛主席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号召?

       除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毛主席的用意我们未必都知道,毛主席是否还有其他什么考虑?

       当年的“知青”,如今的人们又是如何理解那场运动的?

 
当年的上山下乡宣传画
 
 

       对那场运动,“有悔”者有之,“无悔”者有之。

       短短几年中,全国将近百分之十的城市人口从城市来到了农村,这么大规模的城市人口迁徙在人类现代史上实属罕见,可谓惊天动地。

       那个年代的城里人很难忘记,当时国家还没有提倡计划生育,因此,绝大多数城市夫妇都有几个孩子。

       许多城市有规定(或者不明文规定,事实上就这么做),除了允许一个孩子留在城市,其余的孩子都得主动(或被动)去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在“孰去孰留”的问题上,无数个家庭左右为难、纠结犹豫,难以下决定。

       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的城市家庭都与“知青”下乡这件事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下乡者”或者懵懵懂懂,或者满怀对农村生活的新鲜感,或者悲悲切切、哭哭啼啼。

       谈起那段历史,“有悔”者通常以抱怨居多,他们哀叹命运对自己不公,为自己当年的选择和“牺牲”而叹息。

       “无悔”者通常以感怀为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当初去农村或许并非出于自愿,或许也曾抱怨过、痛苦过。

       但是,他们会以更理性、更积极的态度缅怀那段难忘的岁月。

       在他们看来,“上山下乡”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不可复制的锻炼和成长方式。

       通过“脱胎换骨”的历练,他们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国家,整整一代人的心智得以加速成熟。

 
宣传画 《上山下乡》
 

       “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

       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青年不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知青”这个名词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代名词。

       殊不知,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就有了第一代“知青”。

       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就是中国第一个“知青”。

       在延安,毛泽东主席首次提出“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理论,并率先付诸实践。
 

 
       1945年12月初,毛岸英搭乘苏联飞机从莫斯科回到中国。

       病中的毛主席执意带病到延安机场迎接多年未见的儿子。

       看到身穿苏联陆军上尉军服、脚蹬皮靴的毛岸英走下飞机,毛泽东的心绪是矛盾和复杂的。

       他知道,除了“毛岸英”这个名字之外,自己的儿子还有过两个苏联名字-“谢廖沙”和“谢尔盖·永福”。

       毛主席有三个儿子,毛岸英是长子,次子毛岸青幼年时被上海租界巡捕打伤头颅,一直没能痊愈,幼子毛岸龙在战乱中不幸失散,下落不明。

       按理说,毛主席是会把毛岸英留在自己身边的。

       所有人都没想到,毛岸英从苏联回来一个多月后,毛主席就把他送去了农村这个“劳动大学”。

       是什么原因促使毛主席做出如此安排?
 
 

       起因有两个。

       其一,刚回来时的毛岸英身穿笔挺的苏军军服,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毛岸英还会习惯性地耸耸肩、摆摆手。这让毛主席很不开心;

       其二,王家坪大礼堂举办了一场舞会。毛岸英脚蹬马靴,一身笔挺的苏军制服,加上潇洒自如的舞姿,自然成为了舞会上耀眼的“明星”。

       第二天早上,毛主席就把毛岸英叫到自己身边,劈头盖脸地说了一句:“我的谢廖沙同志,昨天晚上你很出风头哇!”

       毛岸英一时摸不着头脑,呆在那里不知所措。

       毛主席接着说:“听说你还骑着朱老总的马在宝塔山下耀武扬威?”

       毛岸英不好意思地解释说:“是朱总司令让我……”

       “朱总司令让你骑你就能骑?那可是朱老总的战马!”

       毛主席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十分严肃。

       毛泽东说:“你要从头学起,学习延安的作风,学习了解中国的事情”。

       “延安虽然很‘土’,但是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到处都有你的老师。”

       “你要认识中国,就要从认识中国的农民和土地开始。在苏联,你喝牛奶、吃洋面包,在这里,你要学会吃五谷杂粮”。

       1946年春节刚过,毛岸英就穿上父亲穿过的粗布军装,自带行李、口粮和种子去了吴家枣园,住到了一位名叫吴满有的农民家里。

       临行前,毛主席给毛岸英定了个规矩:拜吴满有为师,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毛主席还给儿子定了个“结业”标准:

       皮肤要像农民一样黑,手上也要有农民手上一样的老茧。

 

毛泽东 毛岸英合影
 

       一开始,吴满有认为毛主席的儿子来农村与自己同吃、同住、同劳动,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没想到,毛岸英踏踏实实地在农村住了下来。

       他不仅跟着吴满有一起下地干活,还一起吃小米饭、睡土炕,一点没有“走过场”的样子。

       农闲的时候,毛岸英还学会了唱信天游,教村里的娃娃们识字、读书,跟村里的乡亲们拉家常、讲故事。

       没过多久,毛岸英的皮肤变黑了,手上也起了茧子,村里的乡亲们也不再把他当成外人。

       也许是不放心的缘故,毛主席曾经让他的卫士悄悄“去吴家枣园看看”。

       卫士远远地看见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毛岸英。

       回来之后,卫士向毛主席汇报说:“如果不仔细看,我真的认不出岸英,他跟其他农民穿一样的衣服,干一样的农活。”

       “岸英的脸晒黑了,身板好像也结实了不少。”

       听到这些,毛主席欣慰地笑了。
 
 

       周副主席曾经对毛主席说:“你对岸英是不是过于严厉了?”

       周副主席伤感地说:“这孩子从小就坐过国民党的大牢,在上海当过流浪儿,吃了那么多的苦。”

       毛泽东若有所思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同年秋天,毛岸英回到了毛主席身边,毛泽东抚摸着儿子长满老茧的双手,欣慰地说:

       “你可以从‘劳动大学’结业了,这就是‘劳动大学’发给你的结业证书!”
 

       在同甘共苦的劳动中,毛岸英与吴满有、与吴家枣园的乡亲们结下了浓厚的情谊。

       毛岸英初步了解了农村,感受到了农民的质朴和善良,也理解了父亲的用意。

       在毛岸英的身上,吴满有和吴家枣园的乡亲们也近距离看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

       可以这么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是毛主席的一项伟大的实验。

       是毛主席开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河,他的长子毛岸英便是他的第一个“实验对象”。
 
 

       因而,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二十多年之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过是上述“实验”的延续。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毛主席便倡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至六十年代才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展开。

       1952年,云南昆明的一批青年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如今的橄榄坝地区)开辟了第一个由知识青年主导的农场。

       他们过上了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知青”群体。

       1955年9月4日,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上批示道:“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大跃进”运动之后,全国有2600万人口被精简下放,中央再次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件事情提上议事日程。

       1958年前后,一批北京、天津的中学生来到了河北、山西农村地区,邢燕子、侯隽等人成为当时突出的代表人物,他们(她们)的事迹被广为赞颂与宣传。

       对此,社会上曾经出现过“下乡镀金论”等负面评论。

       对此,中央领导曾经回应道,知识青年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到农村锻炼很有必要。

       锻炼一个时期之后,他们中的杰出者“还可以到县里、省里和中央去工作嘛”。
 
 

       显而易见,这个理论的宗旨是“培养一代熟悉人民、并能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接班人”。

       客观说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这个做法事实上也带着消灭“三大差别”的、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
 
 

       真正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是在“文革”中开始的。

       当时,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政府和全国人民面前:到1968年暑期为止,全国所有的大学仍不招生,绝大多数工厂仍不招工,六六、六七、六八届(俗称“老三届”)400多万高中毕业生的去向成为国家和个人都头疼的问题。

       其实一些有激情、有创造欲望和政治头脑的年轻人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

       通过之前的“大串联”,他们多少知道了一些农村的基本情况,农村地区的落后和农民的贫困状况让他们感到震惊。

       他们萌发出一种“到农村去改天换地、大干一场”的豪情壮志。

       年轻人的这种激情明显带着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色彩。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醒目位置引述了毛主席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请注意毛主席指示中“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句话。

       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毛主席强调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却只字未提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其他作用和意义。

       比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可以起到“传播文明与文化”的作用等等。

       我想,这是因为,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更为迫切、更加符合当时的需要。

       毛主席或许还有更为深远的考虑。

       其实,早在毛主席发出上述指示之前,一些城市的部分中学生已经开始了行动。

       1967年,55名北京的中学生就来到了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国营农场。

       中国“人大附中”也曾派人去北大荒,筹划在那里成立一所“共产主义战校”,学校的性质为“半农半读”。

       另外,一批满腔热血的北京中学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他们跋山涉水,居然步行“串联”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此留在了延安宝塔山下,并与当地的农民融合在了一起。

       这些地区后来成为了“知青”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知青”中诞生了不少若干年以后影响中国的杰出人物。
 
 
老照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时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全面展开。

       在北京,在上海,在天津、重庆、广州、南京等城市(乃至县城),人们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上挤满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还有更多前来为他们送行的亲朋好友。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在描写或拍摄“知青”离开城市和家人这段情节的时候,创作者普遍着重强调了“凝重”二字。

       事实上,据当年的亲历者回忆,当时的情形并不完全是那样的。

       据说,各地区欢送“知青”的场面大都是这样的:

       欢送现场锣鼓喧天、红旗飘飘,嘹亮的口号此起彼伏,响彻天际。

       绝大多数“知青”慷慨激昂、豪情满怀。

       当然,也有的“知青”神情漠然,暗自伤神,不过,这类“知青”的人数只占很小比例。

       可以这么理解,在还没有踏上农村的土地之前,“知青”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农村的情况,有的人甚至从来没有到过农村。

       对于即将开始的农村生活,他们既陌生,又新奇,甚至有些许期待。
 

       直到实实在在地过上了农村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知青”们才算真正体会到了当农民的滋味。

       这里的生活与城市的反差可以说有“天壤之别”,远远超出了“知青”们的想象。
 
 
 

       “知青”在农村的日子究竟有多么艰苦?

       当年的“知青”大都不愿意谈这个话题,也许是“不堪回首”,也或许是词汇贫乏,找不到合适的字句去形容那种“苦涩”。

       与“知青”们经受巨大考验的同时,他们的家人也与他们的亲人一起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我们无从得知,这场本世纪最大的城市人口迁徙运动究竟波及到了多少个家庭。

       我们只知道,但凡有一个以上青年(学生)的家庭都与这场运动有关。

       即便是独生子女家庭,即便是高级领导干部家庭,也都会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将子女送去农村。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刘少奇主席的儿子刘源、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建、邓小平同志的女儿邓楠等都曾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毛主席接见知识青年代表
 

      毋庸讳言,当年确有一小部分领导干部千方百计开后门、找关系,送子女去部队当兵,以逃避“上山下乡”。

       他们对毛主席的指示阳奉阴违,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他们的所作所为至今仍被人们鄙视、唾弃。

       可以这么说,在那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浪潮中,“特权”基本丧失。

       1978年10月,中央召开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要求各地妥善安置知青回城、就业。

       1979年后,“知青”中的绝大多数人陆续返回了城市。

       也有数十万“知青”由于各种原因滞留在了农村边疆,选择永远留在了农村。

       更有一些有型的、无形的东西永久留在了农村。
 
 

       在不少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因为“知青”,那里的孩子第一次知道了飞机、火车和电话;

       选拔培养“赤脚医生”,大部分地方都视“知青”为最佳人选,数以万计有“知青”背景的“赤脚医生”成为农民最欢迎的人;

       不少留在农村的“知青”充实到了农村地区的银行、工厂、政府部门,成为一支有文化、能吃苦、有能力的生力军;

       “知青”对普及农村教育、建立合作医疗制度、开办乡镇企业等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大幅度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与生活在城市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高出一截。

       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不少著名人物。

       比如,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

 
敬一丹(左)
 

       1972年的时候,敬一丹是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镇清河林业局的一名普通“知青”。

       1976年,敬一丹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

       毕业后,她先后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当播音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当教师,最后于1988年进入中央电视台,逐渐成为著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
 

       著名演员葛优:

       1976年,葛优来到北京昌平县兴寿公社插队,因为身体单薄,葛优被分去养猪。

       1979年,葛优请假回城参加全国艺术院校招生考试,结果惨遭失败。

       后来,葛优报考了“全总文工团”,面试时,他表演了小品《喂猪》。

       因为有养猪的实践经验,葛优的表演真实、生动,引得考官大声叫好,拍案称绝,当场决定录用其加入“全总文工团”。

 
葛优
 

       另外,著名演员潘虹、电影导演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等也都有过“知青”经历。
 

       我们还欣喜地发现,不少当年的“知青”已经成长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才。

       毋庸置疑,“知青”的经历磨砺了他们的性格,锻造了他们的平民情怀和务实风格,同时也使他们有更加坚定的改革开放的信念。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几乎都有过基层锻炼经历,执政经验丰富,处变不惊,克难而进,应对危机能力出众,兼具务实与开明两种特质,这些特质无疑将会影响中国的未来。

       如今,国家再次号召大学生要积极到基层去锻炼,也有了“大学生村官”。

       到基层去锻炼,接触人民群众,扑下身子,静下心来,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不脱离群众,不背离人民的意愿,不凌驾于群众之上,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老照片 知识青年
 

       如今,“知青”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当年的“知青”也都不再年轻。

       但是,那段历史却永久镌刻在所有当事人的记忆之中,难以忘怀。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

       不可否认,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

       然而,这条路上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

       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起了共和国的大厦。

       对于“无悔”者来说,“知青”二字已经不再只是个名词,而是那个特殊年代赋予他们的一种特殊的“资格”。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北京知青网关于知青纪念章发行的通知

    1968年,是我们知青这一代与共和国同命运共前进的同龄人值得隆重纪念的一年。因为,知青这个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在共和国发展的史册上,以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忠......

  •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始末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命令沈阳军区以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省边境地区执行“屯垦戍边”任务。......

  • 上海知青刘行军和他东北妻子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报道。历经辛酸坎坷,终于同18年前的爱人生活到了一起,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女子王亚文和知青刘行军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演绎了生活版的“小芳的故事”。......

  • 丁爱笛:陕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忆

    丁爱笛,1947年5月出生,祖籍山东日照。出生地重庆。清华附中老三届,陕北延川插队十年,做过四年生产队长,四年大队书记兼公社副书记。1978年恢复高考进入上海工业大学。现......

  • 杨屏:习仲勋与近平的父子情

    继弟弟远平之后,近平也来洛阳“还债”了,面对平民,当时贵为国家副主席的他,几乎90度的庄严一躬,鞠出了习家父子对天下老百姓的良心!也鞠出了习仲勋与近平撼人心魄的父......

  • 北知网网庆12周年暨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通知

    2018年8月25日,在北京珠江帝景豪庭酒店二楼举办盛大隆重的“庆祝北京知青网成立十二周年暨纪念上山下乡五十周年文艺联欢会”。热烈欢迎广大知青朋友参加。...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