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胜友简介
张胜友于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闽西石榴红》《破冰之旅》《穿越历史隧道的中国》《世纪回声》《张胜友语文教材作品集》《张胜友影像作品文存》(3卷本)等散文、报告文学集20部。撰写《十年潮》《历史的抉择——小平南巡》《海南:中国大特区》《让浦东告诉世界》《风从大海来》《风帆起珠江》《闽商》《百年潮.中国梦》等电影、电视政论片40多部。荣获(1985~1986)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冰心散文奖、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国纪录片经典作品奖、电影、电视星光奖等20多项国家级大奖等20多项国家级大奖。被授予“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及“2010当代中国十大杰出人物”称号。多篇作品入选大、中学语文教材并被翻译成多种外文版本。
张胜友于2018年11月6日0:10在京不幸病逝,享年71岁。
张胜友
【采访手记】 2016年隆冬时节,北京的天气如婴儿的脸,变幻无常,三天晴两天阴,经常雾锁京城,人们谈霾色变,满大街3M口罩掩捂嘴脸的人,发出无奈的叹息。访问张胜友老师那天,天公作美,晴空如洗,准时如约敲开他的家门,见他一脸倦容,得知赶一篇约稿,直至凌晨三点,照常早起,接受访谈,感动。
“您的头衔太多,不知如何称呼好?”我进门后说道。
“没关系,我已退休多年,就叫我老张吧。”
“那就称您张老师啦。”
落座之后,家人端上咖啡、香茶,张老师却点燃香烟,先递我一支,我谢绝后,他又突然问道:“我吸烟,你不介意吧?”“不介意”,我解释道,“因联系不畅,时至今日,已访过10位名家了,你压阵了,十分抱歉。”张老师轻松地说:“没关系,真的没所谓。”
一句“没关系”,又一句“没所谓”,让我更增添了些许敬意。
张胜友是著名电视政论片大家,是中国电视政论片写作第一人,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光明日报》记者、专刊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他的散文、报告文学作品集,如《破冰之旅》《人口:魔方世界》《行走的中国》《世纪回声》《父亲》等等,唯美新颖,领时代风骚;他的报告文学作品,如《擎起达摩克利斯剑》《力挽狂澜》《沙漠风暴》《命运狂想曲》《让汶川告诉世界》《北川重生》《天网恢恢》等等,激情澎湃,大气磅礴;他的电视政论片作品,如《十年潮》《历史的抉择——邓小平南巡》《风帆起珠江》《闽商》《海南:中国大特区》《风从大海来》《百年潮·中国梦》等等,高扬着历史与现实、当代与未来的大旗,思想深邃,张力四射,发出深刻的震撼力量,是大情怀,大格局、大才智,大手笔。 政论是内容,影视为载体,电视政论片属于纪录片范畴。张胜友思想前卫独树一帜,颇受关注。在信息时代,网络科技与新媒体迅猛发展,张胜友老师多年前敏锐发现这一趋势,率先在报告文学和新闻写作的基础上,勇于尝试,大胆涉“电”,开始了电视政论片写作,一路走来,创作了40多部作品,把握时代脉搏,紧随社会前进足迹,发出了强大的视觉讯号,文字与画面并驾齐驱,影响深远、广泛。
电视政论片第一个突出特点是思想力度高。
张胜友认为:所谓思想力度就是作品旗帜鲜明、观点鲜明、内容为王、绝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同时,作者一定要有独立的观察、独到的见解、独自地发现,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独特的思维阐述。要将艺术的鲜活性和思想的深刻性有机揉合在一起,这不是一日之功,一蹴而就,一夜完成之事,需要长时期的学习、思考和积累,要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分析、研究社会问题,提升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进行长期的思想积累、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积累,还要有生活积累和创作的实践经验。
纵览他的电视政论片作品,都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大背景下,在“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转折关口,鲜明地表达立场,宣泄情感,跳出窠臼,一针见血。比如:20世纪九十年代,时任福建省石狮市市长的刘成业,专程来京邀约他为石狮创作一部电视政论片。当年,石狮曾被称为“大陆小香港”,“特区中的特区”,值得写,有宣传意义和价值,什么是石狮的改革特点,推杯换盏间,张胜友突发灵感,大呼一声:有了,为什么大刀阔斧改革?为什么疯狂搞服装业,就是追求财富!于是,这部电视政论片的片头解说词在微醺中产生:“大海问:推动人类进步的车轮是什么?一个遥远的声音:财富。大海问:人的最大价值是什么?一个浑厚的声音:创造财富。大海问:石狮人的品格是什么?海浪声似惊涛裂岸,伴随着一个坚毅的声音:敢于创造财富……”
这灵感突发、脱口而出的话语,日后成了电视政论片《石狮之谜》的主旋律。刘市长赞不绝口,连声说,这就是石狮人的特点,就是石狮人的精神。
张胜友的电视政论片另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浓烈的感恩情怀,他深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儒家情怀,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紧密联系一体,满腔热忱,一腔热血,拥抱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拥抱充满希望的社会。他曾发过感言:“我虽然不能在改革开放一线冲锋陷阵,但是我可以用手中的笔为改革开放呐喊、擂鼓助威,为社会进步鼓与呼。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推动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的。”在他的电视政论片作品中,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把目光和笔触投向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书写、记录,表现行走中的中国。
张胜友的电视政论片还有一个独到的特点,就是极富个性,诗化般的充满激情的语言魅力。复旦名校系统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散文,散文诗和报告文学写作的磨砺,使他具备了深厚的语言驾驭基本功,行文短小精致,洗练简洁,语法修辞运用自如,格言警句精当,恰到好处,读来饶有兴味,不禁拍案叫绝。语言的优美雅致与影视画面的唯美出奇,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精美语言的难得享受。 张胜友的作品为什么立论那么高远,意境那么开阔,可以从他曲折坎坷的人生命运中找到答案,从他意气风发、壮怀激烈的博大情怀中找到答案。
张胜友出身贫寒,在闽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度过了童年时光,父亲是教语文的乡村教师,也许他的基因中承继了文学的生命密码,父亲从王勃的《滕王阁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句中,择“胜友”取名。祖父是经营烟丝生意的残疾人,土改时被划为“工商业地主”。背负着这样沉重的“出身不好”包袱,曾梦想参军当飞行员,根本无门,想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根本无路。十七八岁那年,初涉人世,一度因是“牛鬼蛇神”的狗崽子,想寻短见,但不知道如何下手自杀,没有死成。无奈之下,还是回乡当了十年知青。
那十年,他找到了点燃生命之光的火种——文学。 在乡里能找到的名著经典,如《红与黑》《牛虻》等,便如饥似渴地阅读。能找到的《文学概况》《写作教程》,就挑灯研修。他聪明肯吃苦,学了一身裁缝手艺,借以走街串巷挣钱养家。不经意间,在《福建日报》上发现朋友林凌的小说《夜宿红岗寨》,受到刺激,毅然卖掉缝纫机,白天种田,晚上执笔创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处女作小说《禾花》在县《工农兵文艺》上发表后,他在文学之路上开始疾行。机遇总会给有准备的头脑,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他全力以赴。当时报志愿,可以填三所大学:第一志愿,北京大学中文系;第二志愿,复旦大学中文系;第三志愿,厦门大学中文系,破釜沉舟,不留后路。后来,他父亲的一个同事劝道:北方天气寒冷,吃窝窝头,你会生活不习惯。他这才把报考志愿中的北京大学划掉。父亲狠狠骂道:“一个泥腿子,心那么高,能考上省里的师范院校就不错了。”他有股倔劲,上大学,就要上名牌大学。高考结果,如愿以偿,“复旦,复旦”。人生第一个梦想得以实现,他年近三十参加高考,高分进入名校,是励志的生动故事,成为家乡许多年轻人争相效仿的榜样。
张胜友老师大学毕业后的记者生涯,创作之路的故事更是说不完道不尽。回到今天访谈现场,与景仰的师长面对面交谈倍感亲切,以前,也曾有数次机会与他谋面,或在鲁迅文学院,或在一些会议中,那时因他是主席台上的领导,我在台下洗耳恭听。此间,满满4个小时的耳提面命教诲,实在难得。张胜友在报告文学基础上,一跃进入电视政论片创作领域,智慧才华充分施展。国家重大政论题材接连不断,题材宽阔,立意高远,形式唯美,风格奇异,从传统纸媒到电视新媒,张胜友经过二十多年辛勤耕耘,用一个又一个扛鼎重磅作品,实现了作家转型的成功蜕变。在信息时代,网络高度发达的环境下,他勇立传媒潮头,搏浪弄涛,使命担当,独树一帜。
谈起电视政论法创作的话题,他特别兴奋,一下子拉我进书房,打开电脑,调出《百年潮·中国梦》、《十年潮》、《历史的抉择——邓小平南巡》《风帆起珠江》《闽商》等片子,说:“先看看几个片子的片头,有点感性印象,我们再谈,你会理解得更深刻。”
重新观看,感觉确实不一样。以前都看过,尤其看《十年潮》的印象深刻,我是拿着报纸上发表的解说词对照着看的。深为他的高远立意、大开大阖的文风气质所感染。
刘斌:张老师,年龄稍大一些的作者和读者,对您和您的作品是十分熟悉的,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还不甚了解,或知之不多,所以,还是请您先谈谈您大学毕业后的经历和创作情况。
张胜友:好的。你知道了我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与社会进程密切相关。个人主观不论多么聪明,如何奋斗,都离不开国家命运和社会影响。我的个人命运转折就是恢复高考,整个社会开始发生了大的变革,历史性的转折,可能是我们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深入骨髓的体会。个人命运与社会转型,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我在青少年时期确实经受了一些磨难,但是,上了大学以后,我比较快地跳出了个人的恩怨。
我1978年入学,不久就创作了《大学生圆舞曲》歌词:“鲜红的太阳升起在东方/美丽的花朵争相开放/四海的同学欢聚一堂/我们展开理想的翅膀/来来来遨游在知识的太空/前程似锦无限宽广……”表达的就是恢复高考后大学生的新生活、新精神、新状态,也表现了社会新气象,希望的春天到来了,一切都是全新的。我的文学创作挣脱了个人的思想阴影,自觉热情地投入到新生活中,热烈地拥抱这个新时代,这种情感是内心的自然流泻。从文学艺术角度,我最早写散文,散文还是写得很不错了,第一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散文《闽西石榴红》,是在上大学之前,邮出的信封落款还是福建省永定县高陂公社北山大队第三生产队,完全是农村业余作者身份。散文发了将近三分之一版,是人民日报社文艺部编辑刘梦岚老师从整麻袋的来稿中挑出来的,我永远感激刘老师。同一天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上发表两篇散文,也显示了我的散文写作实力,那是1977年的事。后来陆续有多篇散文被选编入中小学教材,那么,我为什么没满足于散文写作呢?为什么后来写得少了呢?我个人认为,要直面急骤变化的大时代生活,散文的文体格局还是嫌小了些。 进了大学后,否定“文革”、拨乱反正、真理标准讨论、思想解放运动等等。我自己认为在黄浦江边完成了思想的一次蜕变。接下来新时代来了,改革开放,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新时代新生活扑面而来,我要表现新生活,新时代,发自内心情感深处。于是,就从散文写作转入报告文学写作,我感到报告文学能更深刻更直接更大容量地表达我的情感。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光明日报,先去文艺部当记者,很快介入了国家文艺体制改革之中,全国的三大典型,我写了两个,很快被总编辑杜导正调到机动记者部,机动记者站部就是现在的时政部,有王晨、理由、张天来等著名记者,实际上就是专门采写大块头文章,直接受总编辑指挥,直接介入国家大的新闻事件、大的社会矛盾、大的社会关注点。这一时期的机动记者生涯,对我后来转入写作电视政论片有重要影响。给了我一个机会,开阔视野,我开始关注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矛盾,新旧体制的碰撞、摩擦,一年到头奔波在中国改革的前沿,写了很多新闻报道、长篇通讯,同时也写了许多报告文学作品。
刘斌:当年您与胡平合作,写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品,如《世界大串联》《历史沉思录——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联二十周年祭》等,请谈一谈这方面情况?
张胜友:胡平与我既是同庚、又是复旦同班同学,我们在大学读书时就合作创作了一些文学作品。大学毕业后,我分到光明日报社当记者,他回到家乡南昌,在江西大学教书。有一次,胡平向我提出来,能不能把我们合作写的一些作品出一本书,当时容量还不够,就决定继续合作,争取把两人合著的书出版。我的优势是捕捉线索,把握题材,敏感性强,但当记者很忙很忙;胡平在大学教书相对比较自由,笔头又快,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总体艺术把控能力强。一般情况我们先确定选题,他来北京,寒暑假就住在我家里,或在我家附近找一个地下招待所小旅馆,有时我也去南昌住他家;他来我往,我们一起采访,讨论结构,然后由他先拿出初稿,我再进行适当的增补修改。最初合作就是为了出版一本书。可以说我们自始至终的合作都是愉快的,各有互补,形成合力。
后来两人有了“野心”,已经出版好几本书后,还想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但当时很难很难,一批非常当红的报告文学作家已经占领了文坛,比如徐迟、黄宗英、刘亚洲、袁厚春、理由、李延国、陈祖芬等等,他们一出手就在全国产生大影响。我们俩就琢磨:要想获奖,题材非重大不可,我同意一些人讲的观点,报告文学题材几乎决定成败。第二,艺术表现方式一定要奇特,有所突破,有所超越,不是勉强为之,而是誓在必得。作品在社会上一定要有大影响:评不上奖,读者会发出质问。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如果没有得茅盾文学奖,那么,人们就会质疑茅奖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所以,当初我们在题材选择方面、艺术表达方面都十分下功夫,一定要拿下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获得了两个大奖:一篇是1985年写中国残疾人命运的《在人的另一片世界》,提出“如果对残疾人群体的命运不能多加关注,那么这个社会本身就是残疾的”,发表在上海的《文汇月刊》,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另一篇是1988年写莘莘学子争相涌出国门的《世界大串联》,发表于《当代》杂志,《光明日报》全文连载,在一百多家杂志联合举办的“中国潮”征文中获得报告文学一等奖。当然影响更大的作品还是《历史沉思录——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联二十周年祭》,实质上是对红卫兵这一代人的命运和红卫兵运动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历史反思,我们没有简单绝对的肯定,也没有简单绝对的否定,而是反思这样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特殊人群的特殊命运,发表以后,反响很大,认为是反思“文革”红卫兵运动和大串联运动最深刻的作品之一。
刘斌:《世界大串联》,在社会上影响也很大,把目光关注到世界,关注到中国社会变迁的前沿,请简单介绍一下。
张胜友:《世界大串联》创意好,影响也大,但也有遗憾,多种原因,采访案例还不够丰富。当时中国主动敞开国门对外开放,开始融入世界,走向世界,开始与世界互动,国人迫切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我便与胡平继续为出书合作,并且争取获奖,预想目的都达到了,获奖之后,我们就分开了,各忙各的写作。现在胡平仍在勤奋笔耕,都是撰写重大历史事件的报告文学作品,思想益发沉稳博大,文笔益发斑斓犀利,一些作品或得奖或社会反响强烈。
刘斌:作家与写作题材是有缘分的,有的作家喜欢也适合写小说,有的作家喜欢也适合写散文,有的作家喜欢并适合写诗歌,也有的作家喜欢也适合写报告文学。您特别钟爱报告文学,后来又痴迷电视政论片写作,与个人情感、经历和命运有直接关系,您有这种感觉吗?
张胜友:是这样的,关系十分密切。后来我就转入了政论片写作,大约在1988年,还是那个根本原因,个人情感、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我真情实感地拥抱这个社会,拥抱这个时代,渴望表达这个社会的变迁,表达这个时代的进步,而且是满腔热情,满怀激情。
为什么从自己爱好的散文写作转到报告文学写作再转到政论片的写作,因为报告文学更能介入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散文对表现急剧变化的时代不如报告文件直接、深透,有体裁的局限性,报告文学更适合把握时代的脉搏,表达社会的律动。后来,我发现电视政论片更能直观表现转型时期的社会生活,更能快速触及社会变革,所以,我就转入了电视政论片写作,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刘斌:您的电视政论片作品从题材内容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中国改革开放宏大历史进程,特别是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决策,对邓小平同志南巡后,深圳、厦门、海南、上海浦东、福建泉州和石狮、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巨变进行了讴歌,记录了真实的历史画卷。另一类作品是立足大局,抓住具体重大课题进行深入阐述、分析,助威加油。总之是激情四射、鼓舞人心。请针对作品做具体解读。
张胜友:好的。
刘斌:评论界说您的作品就是一部“中国改革开放编年史”,一共写了40多部影视政论片,笔触深入到历史的纵深处和思想文化的高度,请逐一谈谈典型作品的创作情况。
张胜友:文学创作要有一定的天赋。有的人适合写散文,有的人适合写小说,有的人适合写诗歌,有的人适合写报告文学,有的人适合写电影,戏剧。我发现我写电视政论片恐怕有一点天赋。除了真实性原则要求与报告文学同理外,电视政论片的思维方式,思想力度,题材把握,对题材的观察与见解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先说《力挽狂澜——1991年抗洪交响曲》,这是我的第一部电视政论片作品,那一年,地球躁动不安,日本、菲律宾火山爆发,孟加拉台风、海啸,西欧罕见暴雪,伊朗洪涝水患,我们国家江淮流域连月暴雨,千里洪流涨破防洪线。如何报道这场抗洪抢灾的斗争,我为了写光明日报的特稿,从中南海最高决策层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角度进行采写。采访时与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碰到一起,他们在拍抗洪救灾的电视纪录片,没有高质量的脚本,导演把请我写脚本的想法报到中宣部,翟泰丰副部长一个电话打到我们报社:“张胜友,白天在光明日报上班,晚上到北太平庄远望楼剧组写抗洪抢灾纪录片解说词。”就这样,我在远望楼住了21天,写报告文学,我心中有数,驾驭起来轻松从容;但是,写电视片解说词,我还是第一次,心里没底。我的天性喜欢挑战,越是没做过的事,越想尝试。决心一下,便把所有的素材进行了梳理,从水患的突如其来到汛情惊心动魄的场景,从一线救灾的壮怀激烈到中南海焦急的灯光,运筹帷幄的决策。经过21个昼夜奋战,我完成了报告文学《力挽狂澜——中国抗击1991特大洪灾纪实》,还完成了电视纪录片文学脚本《力挽狂澜——1991抗洪交响曲》,电视纪录片10月份完成播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映式,产生强烈反响,获得1991年全国抗洪救灾征文特等奖。
刘斌:记得好像是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事实充分,语言震撼,画面有冲击力。观后感到热血沸腾,表现出力挽狂澜、风雨无阻、勇往直前的时代精神。接下来就写了《十年潮》?
张胜友:《力挽狂澜》播出后,中宣部很重视创作大型电视政论片,中宣部领导抓住我谈选题,什么“中华五千年”,“新中国四十五年”,议来议去,最后决定搞一部反映改革开放的片子,就是《十年潮》。
我说就写十年改革吧,翟泰丰副部长马上说:“可以,从下到上,从中央到地方,从老百姓到高层首长,认识一致,有高度共识,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只有这样才能走向复兴。”他又说:“要不要请中央体改委和一些专家帮助你?”我说:“不用。”他又说“你又不懂经济,请社科院经济所的人给你介绍一些情况?”我说:“也不要。”他说“为什么?”我说:“写作是非常个性化非常个人化的智力劳动,如果鸡说、鸭说,大家说,鸡一嘴,鸭一嘴就没法弄了。我完稿以后交给你们审查,政治上你们把关,艺术上请尊重我的个人风格,也可以请专家看,哪里不准确,甚至有错误,我可以修改。具体创作是我个人的事。”
翟副部长很开明:“你写作期间稿子先不用送审,最后一起看吧。”《十年潮》创作很顺利,我在新华社招待所写的,因为写十年改革,要查阅许多资料,他们那里的资料丰富。当时没有电脑,写了一个多月,进入状态时,思路大开,站在高处,把民族复兴与国家命运扭结在一起,感情自觉,真挚情感奔泄而出。
我对改革开放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亿万中国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这部作品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前创作的,小平“南巡”回来之后,一些人再看《十年潮》,议论纷纷,中宣部领导认为我有政治跟光,有一定的远见性,来不及请体改委、社科院专家们提意见,直接呈送邓小平办公室。
刘斌:一共是四集。
第一集:写中国为什么改革?历史选择了邓小平。第二集:农村新崛起,写饥饿引发了这场社会变革。第三集:艰难的起飞,写城市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第四集:走向新世纪,写对外开放,经济特区。主题歌《托起一个太阳》歌词写得大气磅礴:“我们耕耘土地,收获一个理想,我们扬起风帆,去追赶明天的希望。啊,五千年寻梦十亿人奋发,一路兼程,几度风霜。纵有长歌浩叹,何惧挫败悲怆。用黄河的血液长城的脊梁,托起一个新鲜的太阳。”
张胜友:送邓办有个细节。稿子打印出来,两三万字。大家考虑邓小平已经88岁高龄,年纪太大了,老人家看稿子很辛苦,马上想到请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张家声配音解说,搞了一盘录音带。张家声拿到稿子后认真研读了一个礼拜,抑扬顿挫、节奏、情感都很到位,录好后,他给我打电话,激动地说:“张胜友,我配音时的感觉就像在向世界宣读中国改革宣言。”录好后,送到邓办。没几天,邓办主任王瑞林打电话给中宣部,中宣部兴奋地转告我:很好,很及时,很必要。较准确全面反映了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思想。中央电视台很快拍摄完成,5月下旬播出,《光明日报》用4个整版,一天一版,白天《光明日报》发一整版解说词,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一集电视片,当时没有焦点访谈,新闻联播后就播出。海内外评论铺天盖地、推波助澜,说是邓小平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号角,人心振奋,很多人打电话要求重播。央视破例安排滚动式重播,每天早中晚各播一次。
后来,中央电视台精心制作了一盘录相带,送到邓办,老人家的意见反馈到光明日报社:这么多年了,在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反映我国改革开放方面,我一直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电视片。
刘斌:得到邓小平的认可、肯定,太不容易了,紧接着写《历史的抉择——小平南巡》了吧?这部片子影响更广泛、更强烈。
张胜友:是的。央视播《十年潮》时,是1992年5月下旬,这时我生病了,深圳市委打电话给报社,要我马上来深圳写《邓小平南巡》。我记得是晚上打来的,夜班领导说,胜友病了,去不了。后来有关方面又打电话给报社:“深圳的医疗条件不会比北京差,马上把作者送往深圳,时间很紧张。事后得知,写邓小平南巡,将作为十四大的献礼片。当时已经是6月上旬,十四大已公告在10月份召开,只剩4个月时间,非常紧张,一般拍摄这类片子要一年左右时间。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后来才知道,邓小平“南巡”时,北京去拍了一个片子,深圳也跟着拍了一个片子,样片送审后都没获通过。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张常海和秘书白建国陪我去了深圳,我发高烧39度,入住深圳迎宾馆。当晚深圳有演出,国内顶级大腕刘欢、毛阿敏、韦唯,香港汪明荃、肥肥等都来了。领导说,小张不要去了,你的写作任务太重了,以后有机会。他们马上给我检查身体,血压低到50—80,高烧不退,原因就是疲劳过度,血压一时也上不去,让我喝点红糖水、红葡萄酒,可以慢慢提升血压。头晕,我只能半躺在床头,深圳市委宣传部的同志把小平南巡的所有原始记录,还有关于深圳特区的新闻报道、报告文学、影视资料等送来宾馆,在我的床头架起一个垫子和播放器设备。我就躺在床上整整看了5天。
刘斌:电视政论片首先要思想定位准确,要有鲜明的思想性。不是原封不动的照相记录,一定要主旨明确,观点鲜明,有思想力度。
张胜友:说得很到位,否则必然失败。我的片头解说词:“每一波潮汐,都孕育着一场生命的大躁动;每一轮日出,都完成了一次历史的大跨越。”就定位了这部政论片的主题。
至于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诸如南下的列车风驰电掣,车厢上的老人极目远眺,壮丽的日出太阳与大海深情拥抱……等等,这些都是艺术的表象。我还是那句话:内容为王。因此,我设定了三条线:第一条线是小平思想,小平两次“南巡”特区,第一次“南巡”是1984年,在深圳特区改革最困难的时刻,小平同志出现在深圳街头,写下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给予深圳巨大的鼓舞,对改革开放是一次强有力的推进。第二次就是1992年“南巡”,小平已是88岁高龄的老人了,在中国掀起第二轮改革开放的高潮。所以,这个片子要贯彻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思想,这是统领全片的主旨。第二条线,深圳的改革开放取得非常多的成就、非常多的全国第一,但是我们不是写深圳改革开放的大事记,而是要理出一条主线,主线就是:深圳在探索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为全国做出了表率,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第三条线,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共和国改革的长子,是中国改革的排头兵,它要辐射全国,推进全国的改革开放;同时,它的改革开放又是在世界第三次经济浪潮、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面闯出了自己的一条路。这三条线要互为铺陈,环环相扣,有机组合。
刘斌:你发高烧,低血压,还在写作,确实是过度劳累了。
张胜友:我是感觉生病了,好像在爬山爬到一定高度,爬不上去,爬不动了,但是有一种无形动力,推着你爬上去,一种使命感吧。我们客家人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很深,男儿要“建功立业”,当国家需要你出力时,要有“士人肝胆”,所以拼力也要爬上去。这部片子写得很辛苦,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光明日报社、深圳市新闻影视中心三家联合拍摄,大获成功。10月25、26日两天,《光明日报》每天一块整版发表解放词,作为党的十四大献礼片,央视播映,电影拷贝大量发行,还获得“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国纪录片经典作品奖”。
刘斌:《风帆起珠江》也是您的一部成功力作,介绍一下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经验。
张胜友:这部作品创作背景是这样的,有一年电视金鹰奖在深圳举行颁奖典礼,评委们在饭桌上你一言、我一句聊起中国纪录片创作生态: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不管《河殇》争议多大,浓墨重彩写过了;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另一条母亲河,中央台拍过《话说长江》,又拍了《再说长江》,为长江留下了历史的影像;唯独南中国的珠江没有拍出有分量的片子。这对广东和深圳的领导触动很大,表示要写珠江。后来,他们请北大、清华、人大、中山大学还有社科院的教授、学者们论证,珠江历史、岭南文化、广东早茶、冒险精神、开拓意识等等。2007年下半年来北京征求意见,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央文献、中央党史等单位,还有一些专家、学者,我也被请去了,会上我一言没发,我感到不对路,没说到点子上。会议快结束时,主持者点我的名:“张胜友,你来说说。”我这个人要么不发言,发言就要讲真话,我最后发言说:“珠江,大家一想就明白,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农民运动讲习所,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蒋介石、毛泽东……这些事件和人物全都由珠江和珠江流域所引发,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珠江投射了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充满了屈辱、抗争和悲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又把希望的目光投向珠江、投向南中国,开启国门,创办特区,为什么呀?”中宣部文艺局领导一拍桌子,说:“这就是主题,就写这个主题,张胜友,你去写!”因我当时还在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岗位上,于是,由广东方面正式打报告、中宣部领导特批准我的创作假。
刘斌:这部片子我看了几遍,当成范文学习的,有时代精神,思想张力,内容丰富,语言优美。
张胜友:按照艺术创作规律,我应该从珠江源头一路走下来,但我确实没有从头至尾走一趟的时间呀,怎么办?只好找来广东最大的地图,把地图铺在地板上,我用放大镜趴在地上看地图,看珠江的走势,看珠江一路奔腾、飞湍入海……我看到了什么呢:南中国的珠江,既传承了黄河、长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又是最先因“西风东渐”接受了海洋文明,它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交融碰撞的地方。是新思想的发射台。所以,中国的近代革命发生在这里,中国的改革开放由这里起步。
开始深圳方面计划要写二十四集,十八集,说最少不少于十二集。我说你请我写这个片子,是按集计稿酬吧,你让我写二十四集,我写三十集更好啊,反正资料多的是,我往里堆砌、灌水啊,集多,我的稿酬也多呀。但是我不能那样做,我们先排内容,内容是多少,就写多少。最后,确定写六集:第一集:《万古江河》,中华民族第三条母亲河,中国近现代思想的发祥地,它给予我们民族复兴许多启示。第二集:《开启国门》,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我们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自己开启国门,主动拥抱世界,追赶世界。邓小平有一句十分精彩的名言:“什么叫战略思维呢?如果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生长力量,不知道怎么来生长这个力量,就不叫战略思维。”广东、深圳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地位,因其历史和地理方位而凸显出来。第三集:《深圳破冰》,这么大的国家要搞改革开放,它要有一块实验田,要有一个排头兵,这就是深圳特区。第四集:《潮涌珠江》,因为深圳特区试验的成功,带动了整个珠三角地区,掀起了南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浪潮。第五集:《继往开来》,一代一代领导人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坚定改革开放信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第六集:《中国之路》,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令全球瞩目,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快速转型,一跃登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台,闯出了一条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一共写了六集,六集的包容量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中国与世界尽收眼底。撰写这种题材的电视政论片,首先,与报告文学一样,不能虚构编造,要完全真实。其次,可以借助各式各样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可以借鉴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优势。
刘斌:电影蒙太奇的组接手法非常重要。能不能组接?表面上零散、跳跃,实质内在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是由思想主题串联起来的。内涵十分丰富。组接就是艺术表现,请谈谈《风帆起珠江》的组接艺术。
张胜友:《风帆起珠江》中有一组组接,我自己颇为得意。就是深圳莲花山邓小平塑像,邓小平是前倾,穿大衣,海风吹来,大衣是掀起来的,手是摆动的,腿是往前迈的,好像老人家又一次巡视在南中国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这时候,我开始蒙太奇镜头组接:邓小平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西方学者评论说,粉碎“四人帮”后,中国这艘又旧又破的大船,在邓小平驾驭下突然掉转船头,驶向浩瀚的太平洋,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第二次,邓小平再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外电评论:邓小平不仅改变中国命运,也影响了世界进程。
紧接下来的蒙太奇镜头组接:江泽民为邓小平塑像庄重揭幕,胡锦涛在邓小平塑像前敬献花圈,一代一代领导人誓言继承邓小平政治遗愿,承诺将中国现代化事业一直推向前进。
写作政论片运用蒙太奇镜头组接,对深化主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十年潮》的镜头也是时空大跨度组接:比如1978年12月18日,北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口号,全党统一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镜头一转,同一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块儿,偷偷在生死契约上摁下手印,分田单干;然后的解说词则是一组排比句:“饥饿引发了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这张陈到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皱巴巴契约书,是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中国最个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
刘斌:通过组接,把真实的、跳跃式的理念,用蒙太奇的手法,联系在一起,会带来巨大思想冲击波,加大对主题的理解。
张胜友:是的。如《风帆起珠江》的结尾:“回望千年,回望百年——滔滔黄河可以作证,滔滔长江可以作证;滔滔珠江可以作证。历史如此厚爱,中华民族从苦难深重中觉醒,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奋进,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之路——中国之路。”每句都是心力凝造。这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献礼片,《文艺报》和《人民文学》都刊发了近5万字的解说词全文,反响热列。200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隆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暨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晚上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这部片子,每天一集,连播6天,并获得当年政府最高奖——电视星光奖。
刘斌:重大题材,宏大政论,既要大气澎湃,又要涓涓细流,如何用细节来表现大主题?
张胜友:这问题提得好。电视政论片不是文件翻版,它是视觉艺术,当然要有细节。对题材把握、人物把握、事件把握,与报告文学一样要求真实性与典型性。如1984年11月24日,邓小平第一次“南巡”,登上深圳商贸大厦顶层,眺望深圳河对岸影影绰绰摩天大厦,再看深圳这边,一栋栋高楼如春笋破土而出、拔地耸立,老人家希望1997年香港回归后,要到自己的土地上去走一走、看一看。而此刻,街道上早已聚集起人山人海,人们一遍一遍欢呼:邓大人!邓大人!一个恰巧路过此地的青年把自行车往路边一摔,喊出一句“干大事业的时候到了!”他就是王石,很快放弃倒玉米生意而办起了科技仪器公司,日后则成了赫赫有名的地产大亨。
我在写国家大走势时,十分注意这些典型细节,内容顿时鲜活生动起来。再比如:邓小平从珠海回广州路过顺德,问县委书记:“为什么经济发展这么快?”县委书记双手连比带划回答:“摇头摆尾。”邓小平听不明白,秘书赶忙翻译并解释:“摇头就是乡镇企业做电风扇,摆尾就是农民养鱼。电风扇销往香港,养鱼占领市场。”邓小平听后会心地笑了,连说了几个“好”字。政论片写作中引入这些细节,既生动又形象,增加了说理的分量。
刘斌:《闽商》的创作标新立异,突破人物传记套路,写出了闽商大文化,创意深刻,请介绍一下《闽商》的创作经验。 张胜友:2009年,世界闽商大会将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委统战部请我为大会写献礼片。福建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的商贾,在东南亚、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他们爱国爱乡爱家,留下了许多佳话。一般写法,就会写成人物传记片、商界群英谱,那就很表层、很肤浅了。我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福建临海,临海才会产生闽商;闽商最早飘洋过海闯荡世界,其实质代表中国的农耕文明最早融入西方的海洋文明。这就确立了《闽商》的“魂”,是一部论述人类东、西方文明交融碰撞的历史文化片。《闽商》共分五集:第一集《闽在海中》,闽在海中是什么意思呢?福建地域靠海,由中原南迁汉民、闽地土著、周边南岛夷族族群混居,闽人天然具有征服大海的冒险精神,又寻求海神保佑,就产生了“妈祖信仰”。出海要造船,造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福船”;出海还要有港口,福建沿海港口密布,泉州港号称东方第一大港……这些就是第一集的内容。第二集《闽商无疆》,世界上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有妈祖的地方就有闽商。第三集《闽商有道》,为什么闽商足迹遍布全世界?闽商有独特的经商之道和经营理念,对现代国际贸易作出过特殊贡献。第四集《商道泱泱》,上升为一种商业文化,农耕文明加上商业文化,代表中华文明传播到全世界。第五集《融通天下》,讲述人类文明史进程,闽商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我不去单一表现陈嘉庚如何创业、胡文虎如何成功?片头即开宗明义:“这是一部闽人与海的传奇……当人们津津乐道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与财富利益取向的时候,闽商,成为一个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因此,撰写政论片一定要有大的格局,包容一种气势、气魄和胸怀。
刘斌:我们再来谈您的最新力作《百年潮·中国梦》。
2014年5月22日—25日,中央电视台各主要频道导视时段每日播放了《百年潮·中国梦》的节目预告。5月25日新华社播发消息通稿。5月26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要媒体转发新华社通稿。当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播出节目预告。
2014年5月26日——30日,每天一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隆重推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电视台和学习出版社联合摄制的5集大型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
《百年潮·中国梦》反响巨大。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积极组织收看,引起广泛关注,热评如潮。
文学评论家梁鸿鹰赞扬该片:《百年潮·中国梦》视野宏阔,具有全球眼光,在中国与世界的对比中,在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考察中,紧紧扣住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中国梦的内在关联,深入探寻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现实依据,挖掘了中国精神的深刻内涵,张扬了中国力量的不竭源泉。
学者李捷认为:这部政论片追思历史、观照当下、憧憬美好未来,多维度诠释了中国梦的历史成因和朝代内涵,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连接着国家与个人、中国与世界,文字充盈着哲思,画面传递出激情,音乐演绎着澎湃,广大观众公认是一部全面、生动解读中国梦的精品力作。
上述这些引文都摘自媒体地毯式的报道,足见当时的轰动效应。请谈谈有关情况!
张胜友:好,《百年潮·中国梦》的创作始于2013年10月,提出摄制这部政论片创意的,是刚履新中宣部副部长、本片总策划黄坤明。在创作时曾有过几种构思,如何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执政理念?总书记在提出中国梦战略构想时讲了三句话: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最后决定采用多维度架构,从党的十八大切入主题,华夏文明5000年、中华民族复兴174年、中国共产党创建93年。人民共和国建国65年、改革开放35年作为背景素材,经纬交织,表现昨天、今天与未来,中国与世界。
《百年潮·中国梦》共五集。第一集《百年追梦》,就是写从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非常艰难的历程。第二集《中国道路》,阐述我们国家的发展,这100多年、将近200年来,我们有过很多道路选择,为什么会走到今天?第三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指中华民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积淀,相较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世界四大古文明,唯独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至今没有中断,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启示?第四集《中国力量》,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虽然历经九劫十八难,却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第五集《筑梦天下》,中国梦与美国梦、中国梦与欧洲梦、中国梦与非洲梦、中国梦与世界梦,一个主旨就是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对世界、对人类文明、对世界和平是一种重要贡献。
刘斌:听说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到这部政论片。
张胜友:是的。《百年潮·中国梦》2014年3月份录制完成后,中央宣传部原计划4月份播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看看这部片子。此时,总书记正在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四国进行为期11天的访问。总书记访问欧洲大陆,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梦愿景,一再表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是和平而不是动荡,是进步而不是倒退。于是,中宣部决定推迟至5月份播放,并在片中适时增补了习总书记访问欧洲的最新内容。 刘斌:《百年潮·中国梦》用一个个生动可感的“中国故事”来讲述中国梦,深入浅出,引发观众产生强烈共鸣。据媒体报道得知,现在许多大学新生入学、军营新兵入伍,包括党校给各级领导干部培训,都会组织收看这部政论片,说明《百年潮·中国梦》的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听说您目前又在紧张创作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政论片,这又将是一部担鼎之作。可否透露一下框架结构?
张胜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一环紧扣一环,是政治宣言、行动纲领,也是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可以说,博大精深,立意高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方方面面。需要多方面的知识集成、融溶、理解、提炼,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这是一部政治把握、艺术把握难度都极高的政论片。准备写五集,片名暂定为《大道之行》,以整个中华民族复兴史来观照全片,分五大板块:百年功业、梦圆小康、关键一招、安邦之道、赶考路上。我们组成了一个创作团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是总指导,掌控全局。我当然会竭尽全力,力争写好吧。
刘斌:您是中国电视政论片创作第一人,创作了40多部作品,积累了丰富经验,请介绍一下写电视政论片需要哪些方面的积累?如何提升语境修养?
张胜友:不好提什么“第一人”,这类片子我写得多一些而已。创作电视政论片需要有报告文学作家的基本素质,即思想积累、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要博览群书,扩大视野,政治、历史、哲学、经济、文化、社会、人文、科技等等学科都要有所涉猎;起码应该了解、熟悉影视新媒体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学诸多体裁的借鉴要灵活运用,特别要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使语言和画面唯美结合,形成视觉冲击力。
我已退休多年,回归作家本位,可以做到“入静”,“静以修身”。古人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要抛开身外之物的袭扰,使心灵安静下来,专心致志,潜心创作。
刘斌:报告文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关注现实,干预生活,旗帜鲜明,发现问题,没有关注就失去报告文学的存在意义,就会使报告文学黯然失色。请谈一谈“关注”这个话题。
张胜友:“关注”有大关注和小关注之分。报告文学作家应该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台,以高远广博的视角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关注社会进步、发展走势,以及转型时期的各种热点话题。大关注可以是一个地区、一个领域,要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脉络,回望过去,关照当下,憧憬未来。小关注可以关注具体的一个人物、一个事件。这些人物、事件是国家、民族、人文命运大背景下的具象,要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有典型意义,有思想高度,要从中发现闪光的亮点,关注的焦点。
电视政论片或者叫电视报告文学,是把传统纸媒与网络新媒交融结合的新的艺术表现方式。需要有一个思维坐标,有一个立体构思的框架,需要作家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较高的知识集成能力,较强的多种艺术形式组合能力。直白地讲,这种新媒体是文学强势的冲击波,它以文学为母体,强调关注,整合与表达,是非虚构文学旺盛生命力的呈现。
刘斌:十分感谢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得的电视政论片公开课。
张胜友:谢谢您的精心准备和辛苦采访。
刘斌,资深媒体人,报告文学作家。作品有《从深圳起飞》、《崛起水晶城》、《深圳一号》、《雪域横起通天路》、《中国民航年青机长》、《中国大学生空中小姐》、《名流访谈》等。
此文选自《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6年2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