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青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知青人物

薛喜梅的广阔天地不了情

时间:2014-11-17 01:47来源:北京知青网作者:angelozh点击:2264次
40多年来,她从普通知青到知青组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公社党委副书记到团省委副书记、全国四届人大常委。薛喜梅始终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造福人民群众的人生信念,走过了一条看似辉煌却又曲折跌宕的人生之路。

当年的知青楷模薛喜梅 


----访河南省农科院退休干部薛喜梅

 

       2013年8月24日上午,在郏县举办的第5届知青文化论坛上,刚刚结束发言的薛喜梅,一走出门外,便被早已等候多时的记者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作为20多年前曾经多次采访报道过她的老朋友,薛喜梅还是把更多的时间和话题留给了我。

 
      2013年,薛喜梅已经62岁了。依然保持着知识女性那种聪颖睿智,豁达优雅的气质。我们还珍藏着45年前她初来郏县插队时的几张照片——两条乌黑的辫子,窈窕淑女的身材,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她似乎总是在微笑着。与照片上那个风华正茂,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相对照,眼前的她显得稳健而持重。尽管历经沧桑,然而其豪爽与质朴依旧不减当年,只是额头和脸上增添了岁月侵蚀的印痕。
 
 


8月24日上午郏县第5届知青文化论坛上的薛喜梅

 
     1968年,薛喜梅满怀一腔报国热情,打起背包第一批从省城郑州来到了当年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过的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板厂村。从此,她便与脚下的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艰苦的农村生活使这位年仅17岁的城市姑娘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坚强毅力。1974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广阔天地锻炼成长》,后来新华社向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播发了关于薛喜梅的连续报道,使薛喜梅在郏县农村拉车、耕地、扶耧、植树、精心照料孤寡老人的动人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当时全国上山下乡知青的一代楷模。
 


当年薛喜梅照顾李兰老人的照片

     
       12年的农村生活的艰苦磨练,塑造了她吃苦耐劳、倔强不屈的性格,对农民、农村生活的深切体味,使她获得了无穷的精神财富。回首往事,薛喜梅感慨万千,她说:“当时如果不到农村去,就不知道中国的农民有多好、有多苦。就不知道我们的肩上责任的有多重。农村的贫困状况使知青们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直到今天,薛喜梅还深感愧疚:我们为农民做事太少了。


      40多年来,她从普通知青到知青组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公社党委副书记到团省委副书记、全国四届人大常委。薛喜梅始终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造福人民群众的人生信念,走过了一条看似辉煌却又曲折跌宕的人生之路。


      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痛得真,薛喜梅才无怨无悔地挺起她并不强壮的肩膀。在每一次播种、每一次收割、每一次开垦中,她都把这份感情持久地、真切地融入到广阔天地的土地中去。在薛喜梅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吴堂村板厂生产队,当年的“知青房”还保持着原貌,房子如今的主人王阿姨对记者说,喜梅姐人可好哩,村西头的王大娘是孤寡老人,喜梅姐一来就到王大娘家,给她梳头、擦身、洗衣服、端屎端尿,像亲闺女一样伺候她。当年专抓知青工作的刘西庚回忆说,喜梅是个好姑娘,干起活儿来不要命。乡亲们忘不了,有一年冬天,夜里突然刮起了大风,地里刚载下的烟苗眼看就要冻死了,薛喜梅连夜动员知青们把自己的棉被、褥子、棉袄全部拿出来盖到烟苗上,保住了乡亲们一年的收成。


 


      在汝河滩上,薛喜梅和乡亲们一起叩石垦荒,把寸草不生的荒滩变成了花果飘香的果园。可那是多么艰苦的劳动啊:先用铁镐刨出1米见方的大坑,然后填上肥土,再从村里挑来水浇好,把树苗栽上。现在薛喜梅回忆起这段经历依然记忆犹新:“真不知道那时是怎么干的。谁的手伸出来都是满手血泡。汝河滩上风大浪急,风一吹,就是一手血口子,可谁也没叫过苦。这块地我们连续干了好几年才开出来,种上了从山东买来的苹果树苗、桃树苗,插上了柳树。”苹果树第二年就挂了果,以后每年都有了不小的经济效益。


      作为名噪一时的知青代表,薛喜梅始终把改造广阔天地当成自己毕生的理想和追求。1978年国家知青政策调整,招工、考学、结婚,一批又一批的知青开始返城,当年的火热场面不复存在。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薛喜梅却始终没有动过走的念头,有好几次,她都把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让给了别人。


      1980年3月,她被组织上推荐到河南农学院农学系进修学习。两年毕业后分配到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工作,后任该所副所长。正是在这个人生舞台之上,她用科技这把火炬照亮了故乡故土的沃野荒原,村村寨寨。1983年,她向院领导请求将郏县作为她科研项目的联系点,把广阔天地乡作为农科院小麦良种试验繁育基地,获准后她又把玉米、大豆、花生等到20多个高产作物品种首先引进了郏县,应用于当年自己曾经挥洒过汗水的那片土地。


薛喜梅在给乡亲们读报


      为圆乡亲们的小康梦,20多年来她不断往返于郑州和郏县之间,带着农业专家指导乡亲们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每次回来,村子里便热闹起来,乡亲们年老的亲昵地称她闺女,年轻的大多称她喜梅姐,争着拉她去自己家吃饭。每一次她都不会空手而来,总要带回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材料分发给乡亲们,然后就是下田查看,讲授农业技术。每次讲课,教室里总是挤得水泄不通,挤不进门的就立在门外听。十几年来她已为郏县引进小麦、玉米等70多个高产作物品种,她当年所在的广阔天地乡已率先成为我市第一个吨粮乡。近几年来,乡亲们办起了砂轮厂、铁锅厂、铝型材料厂,总有不少事请她帮忙,喜梅也总是千方百计为乡亲们提供信息,筹措资金,联系销路。


      痴情钻研农业科技,使薛喜梅在农业科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厚。她先后在国家及省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为我省小麦品种的试验、培养、推广、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她主持参与的农业科研项目已有两项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5项获省部级奖励。1995年她被破格评聘为副研究员,并从小麦研究所调任科技信息研究所任所长。


      在当天的知青文化论坛上,薛喜梅声情并茂的畅谈了自己在广阔天地工作和生活的感想,和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讲到动情处禁不住热泪盈眶......


    作为中国历史上知青运动的标本式人物,薛喜梅和邢燕子、候隽等知青人物已深深的烙印在一代人的记忆里,成为知青时代知青群像画卷中的的特写。


      45年前,作为河南省首批下乡知青,我们响应党的号召,激情满怀来到广阔天地,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留下了青春的足迹。那是我们的青春岁月,我们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起战天斗地,摸爬滚打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今天再次踏上这片天地,看到广阔天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当年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美好愿望正在变成现实,感到无比的欣慰。


      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终结于80年代的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有1700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新中国史无前例的壮举而载入史册。每一个知青,都是这历史篇章中的一部分,无论当初是自觉或不自觉,也无论下乡年限长短,都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经受了人生的锻炼和洗礼。关于知青岁月,每个人都有各个的认识和感悟。就我而言,我认为广阔天地是我们知青人生的大课堂。广天知青从城市到农村锻炼成长,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消费者,转变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劳动者,以年轻的生命真实地体察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与乡亲们朝夕相处,亲身感受、体会和了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和忧乐,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从而摈弃了鄙视体力劳动的传统观念,培养和形成了知青一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自强不息,执着进取的精神。就今天看来,这不也是十分可贵,需要倍加珍惜的吗?


 


      知青的经历,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魄,更使我们在艰辛的劳动中深刻的感悟人生,增长知识,磨练意志,体味耕耘和收获所带来喜悦,更加珍惜与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结下了一生一世的友谊。这种知识、意志和友谊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亦成为我们知青群体共同的精神财富,使我们受益终生。在离开农村后的所谓知青时代,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坎坷,都能够坦然面对,使我们能够在历史的大潮中不被淹没,并勇立潮头。正像有的知青说的那样,有了这碗酒垫底儿,什么样的困难都难不倒我们!这也是广大知青对自己的知青岁月难以忘怀的根本原因。这不足以让当今社会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及其家长们深思吗?。


      每个时代的青年都会面对和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是追求真理,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目标是一致的。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为开发建设新中国奉献了青春和汗水,这一特有的历史阶段、特有的历史群体,完成了当时中国特有的历史使命。从整体上说,在当时不仅有效的缓解了我们国家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严重的就业难问题,同时也为农村带来了城市文明。从宏观上讲,这难道不是因势利导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朝流吗?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黑龙江黑河知青博物馆等都真实的记录了知青上山下乡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国家目前实施的村官制度,是新时期知青上山下乡的新模式。我们乡的老知青要建华的女儿和女婿,大学毕业后到广阔天地当村官,成为新一代的下乡知青。他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具有新时代的特色,这也从一个侧面进一步印证了知青上山下乡的方向是正确的,它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知青个人成长的影响是深远而不可估量的。


      郏县广阔天地乡是毛主席批示的地方,是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发源地,在中国知青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资源,发掘知青文化,弘扬和传承知青精神,应成为我们的历史责任。去年郏县建成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据了解,纪念馆即将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就对我们广阔天地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不少地方如北京、上海、辽宁、四川、山西、厦门、香港等都相继成立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和知青文化发展促进会,对知青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以知青为题材的各类文化产品层出不穷,甚至在美国、欧洲的大学和研究中国事务的研究单位也出版了许多关于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的论文和书籍,呈现出百花齐放是春天的态势。我们在这方面显得有些沉寂。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已成立两年,通过了市民政部门的审批和年检,成为正规的社团组织。借此机会,我想提出一个不成熟的建议。

 


 


      郏县广阔天地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它在知青问题研究方面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有必要适时成立广阔天地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在形式上可以是独立的社团组织,也可以设在纪念馆内,名称为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或研究室,活动可以灵活丰富,既可以组织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知青历史文化学术研究,也可以开展各种知青文化活动,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寻求支持和联办。


      今年适值毛主席诞辰120周年,是否可以考虑举办郏县广阔天地第一届“知青节隆重推出知青摄影书历作品展、新书首发式,以及诗歌朗诵、文艺演出等活动。同时也可以考虑在纪念馆内设知青诗社或诗歌沙龙,摄影基地,为知青提供经常性的活动场所。


      另外由于广阔天地的特殊历史地位,已成为不少知青心中的“圣地”。开展知青旅游可以结合知青节活动成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措施。据了解,仅原下乡郏县的郑州知青就有2000多人,河南各类知青组织如知青家园、中原知青网等数不胜数,加之全国的各类知青组织就更多了,只要精心组织,积极寻求联办,就可以有力推动郏县的旅游产业,带动郏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总之,要充分利用纪念馆这一平台,把广阔天地的知青活动搞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从薛喜梅的娓娓畅谈中,我们深切的体会到这位老知青,对故乡故土的无限深情。


      薛喜梅十分关注荧屏上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电视剧。《孽债》、《知青岁月》等电视剧也常常把她带回激情燃烧在岁月,让她热血沸腾,也让她沉思......


     “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历史,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有人说,那段历史不堪回首,是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埋葬在北大荒、大西南......褒贬不一。薛老师,怎么看待? ”


 


      薛喜梅说:“关于那段历史,我认为方向是对的。客观公正的讲,是在管理上出了问题。有的地方搞得扎扎实实,知青与农民鱼水深情;有的地方却搞得乌烟瘴气,各种关系不够融洽,甚至背离了中央的要求......为什么有的人在困境中愈挫愈勇创造了辉煌?为什么有的人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甘于沉沦?实实求是的讲,有的地方就是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存在着极左倾向、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所以才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方向是正确的,主流是好的。这些同样需要历史的检验。”


    是的,历史才是一位公正无私的老人,尘埃落定老人会给我们知青岁月以公正的评判。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